大会日程
会议设置有暨特邀主旨报告、分会场研讨会、墙报交流等内容。
(一)特邀主旨报告
邀请两院院士和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做特邀主旨报告。
(二)分会场
会议安排了5个学术议题,设置30个专题分会场。其中(1)大气环境综合观测,设置5个专题分会场;(2)大气复合污染成因,设置7个专题分会场;(3)大气污染防治技术,设置9个专题分会场;(4)排放清单及大气环境管理,设置6个专题分会场;(5)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,设置3个专题分会场。
议题1:大气环境综合观测
专题1: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环境
召集人:范绍佳、邓涛
专题2:大气环境外场观测与测量模拟
主席:盖鑫磊
召集人:赵强、汪俊峰、陈敏东
专题3:大气环境遥感监测与评估
召集人:马鹏飞、刘诚、陶金花
专题4:大气环境立体观测技术
主席:刘建国
召集人:张鹏、付强、刘诚、周斌
专题5:多源大气污染监测技术融合与数据应用
召集人:吉东生、杨小阳、王亚强
议题2:大气复合污染成因
专题6:大气化学机理与大气污染成因
召集人:龙波、何晓、朱重钦
专题7:大气中亚硝酸的源汇及其环境影响
主席:牟玉静
召集人:刘永春、韩冲
专题8:大气量子化学与环保大数据
召集人:张庆竹、谢宏彬
专题9:对流层臭氧与光化学污染
召集人:李红、陆克定、薛丽坤
专题10:大气环境过程与大气污染成因
召集人:杜林、葛茂发、李坤
专题11:大气污染与生态环境效应
召集人:潘月鹏、张玉强、鲍锟山
专题12:大气化学实验室研究及相关基础研究
主席:陈建民
召集人:王炜罡、楚碧武、赵德峰
专题13:气污染与天气气候相互作用
召集人:杨洋、高阳、汪名怀、廖宏
议题3:大气污染防治技术
专题13:电力行业减污降碳技术及应用
主席:高翔
召集人:朱法华、刘鹏
专题14:钢铁、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新技术及应用
主席:朱廷钰
召集人:邢奕、王建成
专题15:建材及固废焚烧烟气污染控制技术
主席:岑超平
召集人:邓双、王新春、苑春刚、李松庚、陈建军
专题16:有色金属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技术
召集人:刘恢、宁平、晏乃强、沈锋华
专题17:石油石化行业烟气污染深度控制及资源化利用技术
召集人:马良、田程程、王飞
专题18: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技术与创新
召集人:丁焰、毛洪钧
专题19:挥发性有机物(VOCs)污染防治技术
召集人:叶代启、邵敏
专题20:臭异味监测及控制技术
召集人:陈东之、王亘、王灿、席劲瑛
专题21:大气污染防治环境功能材料研究与应用
召集人:唐晓龙、邓积光、黄海保
议题4:排放清单及大气环境管理
专题22: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技术
召集人:薛志钢、伯鑫
专题23:颗粒物与臭氧复合污染来源解析
召集人:彭林、冯银厂、闫雨龙
专题24:大气环境数值模拟与预报预警技术
主席:张宏亮
召集人:张玉强、赵斌、胡建林
专题25:O3和VOCs监测溯源与执法管控
召集人:沈成银、高松
专题26:区域联防联控和城市“一市一策”研究
召集人:胡京南、王书肖、雷宇、张文杰
专题27:大气污染防治科研成果在城市和区县的应用
召集人:胡君、段菁春、陈达如
议题5: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
专题28: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的精准溯源和防控
主席:俞绍才
召集人:郎建垒、李昂、潘月鹏
专题29:CO2捕集、利用与固定(CCUS)技术
召集人:汪黎东、王强、张士汉
专题30:重点行业减污降碳及协同增效技术
主席:吴忠标
召集人:李俊华、唐幸福、张润铎、彭林
(三)墙报交流
为给参会代表提供现场面对面交流机会,快速建立学术联系,扩大学术影响,会议期间专门设置墙报交流区域,论文作者可墙报交流研究成果,墙报尺寸宽90cm×高120cm。